客户须知

陶瓷辊棒使用提示

  一、辊棒的选型:
  1、应根据辊道窑的最高烧成温度,并参考不同工作区(温度带)、转速、载荷、辊棒中心间距、窑内气氛、可能出现的侵蚀及成本因素综合考虑来选取适用型号的辊棒。
  2、新窑:客户应告知用于新窑的辊棒,以便按新窑标准择优选取。
  二、辊棒使用前:应将辊棒放置于窑旁或窑顶进行预热干燥,待排除吸附的水分后再装窑使用。
  三、辊棒的安装:辊棒插入窑炉的过程应尽快完成,避免辊棒在不转动的状态下受热时间长。在温窑的情况下,当窑温升至300-400℃时放入辊棒,然后再平稳升温。
  四、辊棒的使用:在正常使用时,应保持窑温稳定,避免局部温度大起大落;经常检查辊棒运行情况,发现异常,及时处理。
  五、辊棒的更换:辊棒表面出現粘结物时,应及时更换。在高温状态下取出辊棒时,应注意避免辊棒的弯曲,应立即将取出的辊棒放置在有保温材料承托的支架上,不停转动,直至其冷却到600℃以下;或将辊棒放置在平坦的保温材料上,然后覆盖绝热棉使其逐渐冷却。
  六、辊棒的保护:建议在辊棒工作区段使用辊棒保护涂料,用以有效减缓窑内气氛及熔融物质的侵蚀,具体请参考《陶瓷辊棒抗腐蚀保护涂料》。陶瓷辊棒应避免在碱性气氛下使用。热的辊棒应避免与地面或冷金属接触。
  七、辊棒的清洁:当辊棒表面出现粘结物时,应取出清理。清除表面粘结物时,切勿使用硬 性工具敲打辊棒。如果有使用辊棒保护涂料的,在清洁后应刷上新的涂料。
  八、停窑降温:
  1、 窑炉熄火降温时,持续开启排烟风机,关闭其他风机,保持烧成带微正压,同时保持辊棒正常运转,当窑温降至 500℃以下即可取出辊棒。
  2、 以水煤气为燃料的窑炉在停窑降温时,应视窑内压和冷风漏入的具体情况配合调节排烟风机和余热风机,确保烧成带没有冷风漏入,平稳降温至500℃以下再取出辊棒。
  3、 以重油为燃料的窑炉,在停窑降温时应全过程调节风机,保持窑内原有抽力的平衡,避免负压引起冷风漏入,通过降低窑内气流流速实现平稳降温,待降温至 500 ℃以下即可取出辊棒
  九、其他:建议在辊棒两端孔内50-60mm的位置上塞上保温纤维棉或其他保温材料。

陶瓷辊棒抗腐蚀保护涂料
  陶瓷辊棒抗腐蚀保护涂料一般有底层涂料和面层涂料两种涂料组合而成,使用时需复合使用。在高温下(1000~1250℃),底层涂料不与陶瓷辊棒表面和面层涂料起化学反应,而面层材料却能快速烧结并硬化,从而形成坚硬的保护层,保护陶瓷辊棒表面不受窑内腐蚀性废气和砖胚釉料等杂质的污染和腐蚀。
  一、涂料的使用
  使用前应分别把底层涂料和面层涂料搅拌均匀,并清理好辊棒表面的杂质,使之光洁平滑。
  涂刷时,先涂上底层涂料,涂料的厚度约0.2~0.3mm。待自然干燥30分钟以上,再刷面层涂料,此涂料厚度约为0.4~0.6mm。客户可根据实际情况确定上浆的次数。
  涂刷后,辊棒可置于窑旁或窑顶进行干燥。
  换棒时,辊棒必须充分干燥,并直接插入高温带,以防止涂料脱落。
  在正常使用周期中更换窑内辊棒时,待辊棒冷却后轻轻敲打或削动表面涂料此时表面涂层就会像熟鸡蛋壳一样剥离下来。稍微清理辊棒表面后,再依次涂上底层和面层涂料,待干燥后,辊棒又可重新使用。
  二、特别提示
  因底层和面层是两种不同性质的涂料,所以在上浆时浆桶及上浆工具要分开,切勿混合使用。
涂料的底层和面层都上比重比较大的材料容易产生沉淀,因此每次使用之前涂料要充分搅拌均匀,并控制好底层和面层的涂料比重范围。(底层涂料比重控制在1.35—1.45 之间,面层涂料比重控制在1.50—160之间)。
  三、参数比较


比较内容

使用辊棒涂料

使用传统辊棒打磨机

使用效果

保护涂层能有效保护辊棒免受釉料腐蚀,容易剥落,最有效地延长辊棒的使用寿命。无形中降低了辊棒的使用成本。打磨后辊棒表面会不光滑,经常打磨会令辊棒口径磨小,并造成辊棒的结构损伤增大,从而降低了辊棒的使用寿命。

处理时间

每支需时2-3分钟 每支需时5-8分钟

处理方式

等辊棒冷却后剥离涂层放打磨机内加热打磨

处理损耗

打磨造成的机械损耗约为10-30%

处理成本(以φ40*300,100支为例)

无需专用设备,每次使用成本只需200-300元需购置专用的设备,在不考虑设备的投入和折旧以及耗电量的情况下,每次使用的损耗约为1000-2000元

Copyright © 2014-2026 宜兴华宝陶瓷科技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12052699号-2 宜兴网站建设

XML地图